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

金本位簡史

2011年7月19日

信報研究部 投資遠見
金本位簡史

美國廢除金本位制已差不多40年,不過,自從1776年立國以來,聯邦政府大部分時間採用與貴金屬(黃金及白銀)掛鈎的貨幣政策。2008年金融海嘯後,聯儲局利用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不但成效不彰,國債急升更令美國主權信貸評級有降級之虞,近期美國不少重量級政經人士提出恢復金本位制,但金本位制真的是穩定經濟的靈丹妙藥?

去年11月11日G20於南韓召開環球金融及經濟會議之前3天,世銀行長佐利克(Robert Zoellick)在《金融時報》撰文呼籲,各國應考慮建立以黃金作為通脹、通縮及貨幣參考指標的國際貨幣體系。佐利克的建議無異於重返金本位制(gold standard)。總部在華盛頓的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Edwin Truman批評佐利克的提議沒有建設性兼不可行,Truman並取笑佐利克是活在歷史尤其是1980-92時代的人物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亦間接回應表示,各國央行早前在瑞士巴塞爾會議並沒有商討金本位制,據他記憶,上次提出類似意見的是1980年代的美國財長貝克(James Baker)。

不過,特里謝這次很快便聽見有人提到金本位制,著名雜誌《福布斯》總裁、1996及2000年兩度競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商業大亨福布斯(Steve Forbes)今年5月初預測,美國將於5年內恢復金本位制,以改善日漸惡化的財政及貨幣失衡。他指出,在金本位制約束下,早年的樓市泡沫──寬鬆貨幣政策的部分產品──便不致那麼嚴重,因為政府要想如現在這般過度借貸將「困難得多」,聯儲局也受到限制不能任意印鈔;總之,恢復金本位制將有助穩定美元,重建外國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債券的信心。

18日巴士巡遊

更高調鼓吹金本位制的行動接踵出現,6月13日,艾奧瓦茶黨(The Iowa Tea Party)和美國原則行動(American Principles in Action,APIA,非牟利民間組織,理念為宣揚及維護美國服膺的普世價值原則,例如人人生而平等,生命、自由、幸福不容剝奪)聯合贊助的18日巴士巡遊之旅啓程,駛經艾州多個城市宣揚金本位制,共和黨有意角逐2012年總統大選的6位最熱門人選亦參與巡遊,其中有前眾院議長金里奇(Newt Gingrich)、前新墨西哥州長Gary Johnson、前明尼蘇達州長Tim Pawlenty和前賓夕法尼州參議員Rick Santorum等,大會並安排金里奇和Santorum於7月2日在終點站Des Moines發表演說。

美國國會亦不時有提議恢復金本位制,有國會智囊團之稱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Craig K. Elwell,今年6月23日特地就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發表題為Brief History of the Gold Standard in the United States報告(CRS報告);Elwell表明對金本位制並沒有預設立場,報告只是陳述美國的貨幣系統歷程作為政策參考資料。

CRS報告指出,美國早期採用金銀並行的雙金本位制(bimetallic standard),最早的《鑄幣法案》(Coinage Act of 1792)規定了面值1美元的銀幣純銀含量(重416 grains的銀幣含純銀371.25 grains),而黃金與白銀的兌換率法定為1比15。

黃金白銀輪番外流

就在1792年鑄幣法案通過後沒有多久,國際銀價兌黃金即貶值至15.5比1,結果導致黃金外流,換取更多白銀回國使用,因而1792至1834年美國基本以銀幣為主要流通貨幣。1834年,國會通過調高金銀兌換率至16比1(當時國際市場約為15.7比1),方法是減少金幣的純金含量,但這次雙金本位「滙率」改制令原本10美元相當於3712.5 grains白銀的債務,在美國本土用較少黃金便足以償付,於是大量白銀流向國際市場以較低滙價兌換黃金回國使用,其後三藩市和澳洲陸續發現新金礦,黃金供應大增令白銀更加「奇貨可居」,到1850年,金幣在美國成為主要貨幣,銀幣幾乎消失無蹤。1853年,政府修訂法案批准鑄造1美元以下的小額銀幣應市。

美國在南北戰爭(1861年4月12日至1865年4月9日)之前並沒有法定鈔票,但市面卻流通包括政府票據和銀行本票(bank notes)等紙貨幣,最早期例如1812年對抗英國的「第二次獨立戰爭」(War of 1812),政府為了籌募戰爭經費發行有利息的票據,並承諾將來憑票兌換黃金或白銀;銀行則利用「硬幣」資產槓桿發行持有人可以兌換黃金或白銀的本票,不過,部分銀行由於「商譽」問題,其發行的本票會以票面值折扣易手,事實上,銀行擠提(金或銀幣)亦時有發生。無論如何,政府票據和銀行本票的出現有若貨幣雙金本位制。

然而,由於內戰造成的財政壓力,政府很快發覺無法兌現以黃金或白銀贖回票據的承諾,銀行亦不再以黃金或白銀兌換本票。1862年,政府根據《法定貨幣法案》或《綠背法案》(Legal Tender Acts或Greenback Acts)首次發行鈔票,市民可以利用這些法定貨幣(fiat money)在市場購買黃金或白銀,但政府不會向鈔票持有人兌換黃金或白銀,變相取消了雙金本位制。

真正的金本位制

內戰結束後,國會決定重新採用金本位制,經過1870年代連串辯論,聯邦政府在1878年通過為綠背設定約3.47億美元的發行上限,並釐定鈔票與金幣(不包括銀幣)的兌換價;1900年,政府通過的《金本位法案》(Gold Standard Act)再次確定黃金的地位,CRS報告將1879至1933年名為美國歷史上唯一的真正金本位制(A true gold standard)年代。

19世紀末,另一形式的紙幣——支票日漸通行全國,銀行只需存入少量現金於票據交換所(clearing agent)便可以簽發支票,而大多數支票交易都是在交換所收支互相沖銷,甚少涉及現金交易,而銀行內只會準備少量硬幣和鈔票以備客戶兌現,結果類似上世紀的擠提時有發生(尤其是現金需求特別緊張的農作物收成季節),有些銀行更被擠提而致倒閉。有見及此,政府於1913年成立聯邦儲備局,取代票據交換所的功能並負責調節貨幣供應。CRS報告強調,聯儲局的出現對金本位制無大影響,反而1930至1933年的銀行擠提浪潮使聯儲局也無法維持金融市場秩序。

羅斯福總統1933年3月入主白宮後,政府即推行多項新措施,包括取消鈔票兌換黃金權利,並將黃金國有化,以每盎斯20.67美元官價收購全國黃金後,嚴禁市民私藏黃金;羅斯福又運用1917年的《與敵通商法》(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of 1917)禁止銀行外滙交易或對外輸出黃金,同時將美元兌黃金大幅貶值40%,外國政府透過國際貿易只能以新的兌換價向美國政府換取黃金;其後羅斯福總統又根據Thomas修訂案(Thomas Amendment)賦予的權力,下令聯儲局加印鈔票至30億美元,1934年1月,金價升上每盎斯35美元。黃金只限於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官方交易,CRS報告稱之為半金本位制(quasi-gold standard)的開始。

1944年,環球多國達成布列頓森林協議,外滙管制愈來愈寬鬆,各國貨幣可以自由兌換,黃金的地位進一步受到限制,國際貿易主要兌換為美元交收,國基會(IMF)的成立就是協助各國維持本國貨幣兌美元的穩定性,黃金已絕少用作國際貿易貨幣媒介。隨着國際貿易愈趨蓬勃以及各國經濟不同程度發展,貨幣危機經常發生,由於美元是穩定外滙市場(間接與黃金掛鈎)的主角,愈來愈多美元流入國際市場,1968年3月,美國政府廢除了聯儲局以黃金儲備作為印鈔的限制;而部分國家透過貿易賺取大量美元,美國金庫有被兌換一空的危機,聯邦政府迫得不明文禁止外國政府以美元兌換黃金。1972年12月,各國政府達成協議讓美元貶值,黃金官價由每盎斯35美元升至38美元,但美國從未以這價錢買賣黃金;1973年2月,財政部同意金價再升值至42.22美元,美元至此其實已變成自由浮動貨幣。1976年10月,美國正式宣布一項早已成為事實的法令:美元不能兌換黃金。

回復金本位的兩難

CRS報告回顧金本位制歷史指出,政府可以隨時利用行政命令改變金本位的定義,例子有1834年的金銀兌換價,甚至強制沒收黃金,例如羅斯福1933年的「新政」,而事實證明金本位制亦難以抵禦戰爭及國際或本土金融危機的衝擊。格林斯平於1981年9月(他當時是Townsend-Greenspan經濟顧問公司的合夥人,尚未被委任為聯儲局主席)在《華爾街日報》回應市場有聲音要求恢復金本位制的文章指出,重新實行金本位制即時要面對定價難題,財政部不論將金價定得太高或太低(或者其後證明太高或太低),都會造成一是大量黃金等着兌換美元,一是金庫被提空的隱憂。

看來福布斯、金里奇以至APIA等的言行即使沒有政治因素,但透過金本位強化美國經濟體系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期望。

策劃:信報研究部

撰文:徐天任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
放大圖片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