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 Algorithmic trading (簡稱 algo trading ) ,指的是利用電腦去執行預先定好的交易策略,嚴格來說, algo trading 有被動型與主動型之分。
Algo trading代客落盤
當交易商接到某一個大戶的買盤(或賣盤) 時,交易商可以把這個指令,交給交易員讓他根據經驗去處理, 但亦可以把落單的過程,編制成計算機程序來決定落單的時機、價格和數量。利用程式去落單的優點是避開人為的及情緒化的干擾,利用科學化的分析來決定落單程序,自動將大單分析為小單,減少衝擊成本(impact cost), 其目標是使客戶的平均買入價(或賣出價)低於(或高於) 當日的時間加權平均價格(TWAP) 。
Program trading按既定方針辦
主動型的Algorithmic trading,又稱程式買賣( program trading),買賣與否、買賣的時機( market timing)及頻密度都是按既定方針辦。方針既已定案,就可以把指令編成程式,交由電腦去執行。對比於用人手執行,程式交易有以下優點 (1) 準確、無人為錯誤,(2) 電腦輸入指令比人手快,(3) 電腦可處理多元及複雜的資料,計算迅速,遠非人腦所能及,(4)交易異常頻繁的高頻交易,只有電腦才能應付。但程式交易也有一大隱憂︰ 如果程式有錯漏,就有可能導致巨額虧損。
去年8月16日,光大證券的「 期指、股票套利( arbitrage) 程式」就因為出錯,出現了被稱為「 史上最大的烏龍」,令公司大幅虧蝕, 因而被證監會調查,整個量化投資部門分崩離析,2013年度公司利潤因而下跌了78.8%,可以說是「 因小失大」 的典範。
無數英雄競折腰
雖然程式交易可有如上的慘淡收場,但成功例子也着實不少,單是美國高頻交易的年利潤,保守估計為12.5億美元,但亦有估計為超過一百億美元。江山既然如此多嬌,自然引來英雄競折腰。高頻交易要有low latency 的支援,散戶肯定無緣參與。但近年由於電子交易平台的普及, 一般的程式買賣已非大戶的專利。 散戶如果有投資的獨步秘方,也可以找專業人士代勞,把秘方程式化,和大戶一較長短。
開發程式交易要按部就班
散戶可以經歷以下程序去建立個人的交易策略。
(一)觀察:散戶可以通過經驗或對價格走勢、形態的仔細觀察,發掘一些有利可圖的策略。例一︰ 美股下跌(上升) 多於0.6%,即於開市買入(沽出)期指,收市平倉(註1)。例二︰ 當期指高開(低開) 若干比例時建立空倉(好倉),收市時平倉(註2) 。以上兩個交易策略於學術期刊發表後一兩年,策略威力盡失。例三︰ 周五效應:如果星期五是陰燭,星期五收市買入,星期一收市沽出。反之,星期五是陽燭,星期五收市沽,星期一收市平倉(註三)。
(二)規範:心中有數,只是起步,策略的雛形必然有很多細節。例如,應否設立止賺或止蝕?收市的入市時間(期指) 應為下午4時14分,還是3時59分?周五休市時,應在星期四入市,還是暫停一周?散戶可以腦力激盪(Brain Storm)相關的問題,然後自問自答。想通了就用流程圖(Flowchart)繪製出來。交給專業人員編寫程式。有漏洞的策略,很難帶來穩定的回報。
(三)測試:人的觀察或記憶或會有所偏頗。你以為RSI少於30(超賣),價格就會反彈?死亡交叉,價格就會往下跌?或許是吧,但未經測試的策略,不要妄下定論。你可以利用歷史數據,進行回溯測試(Back Test),數據愈齊備愈好。人手測試數據, 費時甚久,可利用TradeStation和MultiCharts等工具。
(四)分析:策略的好壞要從多角度去分析,不要單看勝出率便信以為真,人的觀察可能會以偏概全。以即日鮮策略為例,利潤系數(Profit Factor)、最大虧損(Maximum Drawdown)和資本變化(Equity Growth) 應比傳統基金公司用的分析數字,如標準差(Standard Deviation)或夏普比例(Sharpe Ratio)等有用。了解策略的特性後,就可以找出更理想的參數和微調交易模式。
(五)模擬:無論分析結果如何吸引,切勿立即投身市場。先用模擬帳戶做交易,觀察買賣過程與回溯測試有什麼分別,例如滑價是否比預期大?限價盤會否不能成盤(Touch but not filled)?這些現象都是不能在回溯測試中反映出來的。
(六)交易:模擬帳戶與真實交易同樣會出現類似以上的偏差。此時資金管理(Capital Management)和倉位分配(Position Sizing) 就異常重要了。切忌過度進取,如果本金輾轉向下跌(即是輸錢),一定要懂得如何縮盤,或對策略重新評估。
小心駛得萬年船
交易從來都是Simple but not easy。由學習觀察到成功交易有漫長的工序要經歷,不要妙想一步登天。如果以上任何一個步驟有不穩妥,應由第一步推倒從來。此外,風險管理要嚴格執行,投放於開發和實踐程式交易的資金一定要有輸得起的底線,切勿作過度的投資為要。
註1:A.K.W.Fung and K. Lam ( 2004) 「 Overreaction of index futures in Hong Kong」,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, 11, pp.331-351.
註2︰A.K.W. Fung, D.M.Y. Mok, and K.Lam (2000) 「 Intraday price reversals for index futures in the US and Hong Kong」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, 24, pp.1179-1201.
註3:這是投資雜誌內一個常見的策略
王世楷為山貓資本增值公司首席系統分析師
david.wong@fledgetrade.com
林建教授為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兼
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榮譽教授
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。
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. Ltd © All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