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

衍生工具預示恒指見頂 ? 2012年3月29日

2012年3月29日

衍生工具預示恒指見頂 ?

去年底我們曾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數據,包括窩輪/牛熊證成交額佔大市比率和恒指認購與認沽期權比率等,與讀者探討後市。事隔三個多月,讓我們再跟進這些指標變化,從中找出對港股後市的啟示。
回顧去年底的分析(註),指出當時窩輪/牛熊證成交額佔大市比重,大大拋離三成的臨界水平,顯示恒指正處於周期底部或頂部的位置,並將展新一輪的上升或下跌浪;而認購與認沽窩輪成交量比率則跌穿1.05倍水平,加上風險逆轉利率(Risk Reversal Rate)與恒生指數出現背馳走勢,預示當時恒指或會回升。
回望今年第一季港股的表現,以上的分析大致與市況的發展頗吻合,可見透過衍生工具的交易數據,對大市的分析有一定的準繩度。那麼目前這些交易數據,對後市又有何啟示呢?讓我們逐一與大家探討:
窩輪及牛熊證成交金額佔大市比重(下簡稱「成交比重」):正如以往的分析曾指出,窩輪及牛熊證的成交額,某程度可反映投資者的風險胃納(risk appetite)狀況。根據歷年「成交比重」與恒指走勢的關係,可發現每當「成交比重」升至較高水平時(如三成或以上),或「成交比重」的20天移動平均數回落至較低位置(如18%或以下),恒生指數往往將展開新一輪上升或下跌浪(【圖1】;見箭咀及灰色區域)。
投資者風險胃納減退
目前「成交比重」情況跟去年底的剛巧相反,也許投資者風險胃納減退關係,20天平均「成交比重」從去年底逾三成的高位,輾轉回落至近日約17%的逾三年以來新低。換言之,根據過往「成交比重」與恒指走勢的關係,預示恒生指數短期內或將展開新一輪上升或下跌浪。
恒指認購與認沽窩輪成交額比率(下稱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):眾所周知,窩輪(以及牛熊證)可劃分為看好和看淡兩大類,其看好(即認購輪)與看淡(即認沽輪)窩輪的成交額比率,某程度也可以對後市走勢帶來一定的預示作用(【圖2】)。
根據2007年下旬至今的數據顯示,每當20天移動平均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升越(跌穿)1.3(0.8)的臨界水平,並且掉頭向下(回升)時,恒生指數往往在相約的時間,出現見頂(見底)的情況(【圖2】:箭咀)。
值得留意的是,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上升(或下跌),意味認購輪的成交額相對認沽輪的為大(或小),即有較多「散戶」投資者對後市看好(或看淡)。而從上所述的關係可見,每當有甚多散戶看好後市令比率升至較高水平,恒指往往會出現掉頭向下的情況;反之亦然。換言之,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可視為一個相反指標(contrarian indicator)。
觀乎這指標現時的表現,20天移動平均數讀數正處約0.9的水平,並未觸及0.8下臨界水平,暫對恒指後市沒有太大的啟示。不過,需留意的是,近期每日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呈反覆向下,個別日子比率甚至低於0.8的臨界水平;若情況若持續,不排除較後時間移動平均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或有跌穿0.8的機會,屆時恒生指數或會出現一個短期反彈。
留意窩輪成交比率走勢
恒指期權認購認沽成交量比率(下稱「期權認購認沽比率」):除窩輪/牛熊證外,期權成交量數據,同樣可對恒指後市表現,帶來啟示作用。從恒指期權認購(call)和認沽(put)的成交量比率,計算其20天平均「期權認購認沽比率」。從2008年至今此平均比率表現可見,比率大部分時間介乎1.05 至 1.35倍的區間徘徊,即大部分時間恒指認購期權的交投,較認沽期權高5%至35%不等
期權交易預示未來市況
惟當比率高於1.35倍水平時,恒指往往不久將出現回落(【圖3】:灰色區域)。反之,若然比率跌穿1.05倍並且掉頭回升,恒指多會造好(【圖3】箭咀)。
至於現況表現方面,自今年3月初開始,20天平均「期權認購認沽比率」便升越1.35倍的上臨界水平,近日更呈見頂回落的迹象。若按歷年此比率與恒指的關係,可以預見恒指或將回落。
恒指風險逆轉利率(下稱「逆轉利率」):透過計算相若(即到期日和delta等)恒指認購與認沽期權引伸波幅(implied volatility)的差,我們可得出「逆轉利率」。此風險逆轉利率為正數(或負值收窄)時,意味認購期權引伸波幅高於認沽期權(或差距收窄),顯示投資者相對地較看好後市(或看淡的情緒略為收歛)。
正如去年底的分析曾指出(見附註),「逆轉利率」與恒指走勢也呈一定密切的關係【圖4】。簡言之,每當「逆轉利率」回落至甚低水平後、並開始逐步收窄差距時(間中甚至與恒生指數出現背馳),恒生指數往往多會展開上升浪,例如去年底,當時「逆轉利率」由負22%開始收窄差距,並且與恒生指數出現背馳走勢,隨後恒指便出現回升。
不過,經過去年底及今年初收窄差距後,目前此「逆轉利率」已回升至接近零水平,暫未可對恒指後市走勢帶來太大的啟示作用;惟我們會密切留意此「逆轉利率」的變化,不時為讀者更新有關情況。
總結而言,雖然「認購認沽輪成交比率」和「逆轉利率」暫未能對後市帶來太大的啟示,惟「成交比重」已回落至甚低水平,顯示恒指後市或將展開新一輪上升或下跌浪;而且「期權認購認沽比率」已處於1.35臨界水平之上,若然其後比率確認掉頭回落,根據過往比率與恒指的關係,預示股市有機會見頂(情況與去年4月相若),投資者宜留意之。最後,研究部刊出目前牛熊證街貨量分布【圖5、6】供讀者參考;日後我們將另文就牛熊證街貨量分布與恒指的關係作較詳細的分析。
註﹕詳見2011年12月15日「衍生工具數據預示後市將大變」。
分析員:呂梓毅

衍生工具數據預示後市將大變 2011年12月15日

2011年12月15日

衍生工具數據預示後市將大變

踏入12月港股交投薄弱(也許是年底因素使然);反而另一邊廂牛熊證(CBBC)及認股證(窩輪)等一類衍生工具的交投異常活躍。衍生工具的交易數據,往往對後市走勢隱藏一些訊號和啟示。今期研究部與大家跟進近期港股衍生工具交易數據,探討後市的表現。
正如以往的分析亦曾指出(註),由於窩輪及牛熊證,以至指數/股票期權等,均屬於高槓桿的衍生投資工具,而且這類工具也包含看好(call)或看淡(put),故其交易狀況,例如,成交量和認購認沽交易比率等等,往往可反映投資者心態和對後市看法。
以下是按不同衍生工具交易數據角度,探討對後市走勢的啟示:
窩輪/牛熊證成交額佔大市比重:儘管近月港股交投相對薄弱,每日成交金額只有400億至500多億元而已,惟牛熊證和窩輪市場卻好不熱鬧,近月來的成交額反覆上升,更不時佔去大市成交額逾三成,甚至四成多之巨,創下2005年8月有記綠以來的新高【圖1】。
而且,值得留意,窩輪/牛熊證20日移動平均交易額比率(下簡稱「平均比率」,【圖1】綠線),以往甚少較長時間升越(並維持)約三成水平之上;惟近期此「平均比率」已停留在三成之上多時,某程度反映目前異常活躍的交投,已持續一段頗長的時間。
現時窩輪/牛熊證交投活躍現象,也許未必完全反映投資者對整體股市的風險胃納(risk appetite)上升的情況,反而股市市況呆滯,顯示投資者傾向利用這類高槓桿工具「炒波幅」。
無論如何,從歷年「平均比率」及其20天移動平均線變化可見,每逢比率密集地高於三成或/及移動平均線升至近三成臨界水平(即代表高「平均比率」維持近1個月之久),恒生指數往往處於周期底部或頂部位置,並開始新一輪的上升或下跌浪(見【圖1】粉紅位置);至於是上升或下跌浪,僅從這指標則無從推斷。
目前,窩輪/牛熊證「平均比率」(及其移動平均線)攀升至逾三成的臨界水平,這是否意味着港股/恒指後市快將展開新一輪上升或下跌浪的走勢?值得留意。
好淡看法尋後市方向
認購與認沽窩輪成交額比率(Call Put Warrant Turnover Ratio):如前所述,由於窩輪(及牛熊證)可分為看好和看淡二大類,故其認購與認沽窩輪成交額比率,往往可有效地反映投資者(散戶)對後市看法。
簡言之,此比率上升,往往反映買入認購窩輪的投資者比認沽的為多,顯示看好的投資者(散戶)較多;反之亦然。
從2007年至今,認購與認沽窩輪成交額20天移動平均比率變化可見,當移動比率升至1.3倍以上水平(即認購窩輪成交額高於認沽達三成)並且掉頭向下,恒生指數往往將展開下跌周期(【圖2】:紫色箭咀);反之,當此移動比率跌至0.8倍以下水平(即認沽窩輪成交額高於認購達25%)並且掉頭向上,恒指往往會出現一輪上升走勢(【圖2】:橙色箭咀)。換言之,這比率是一個相反指標。
觀乎目前此移動比率正處於1倍的中游位置,顯示投資者(散戶)對後市的看法較為中性,故暫未對後市走勢帶來啟示。
除窩輪和牛熊證外,恒指(及港股)期權的交易數據,同樣可以為後市走勢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,這可從期權認購認沽比率(Put Call Volume Ratio)和恒指風險逆轉利率(Risk Reversal Rate)兩方面體驗出來。
認沽與認購成交量比率:恒指期權認沽認購比率與前述窩輪/牛熊證認購認沽成交額比率概念相若,只是前者統計所有恒生指數認沽期權(非窩輪)數目(不論行使價和到期日)與認購期權成交量的比率而已。
從有關比率(20天移動平均)自2008年至今歷年的變化可見,每當平均比率高於1.35倍並掉頭向下(即平均認沽期權成交量高於認購35%),恒指多會出現(短暫的)見頂回落(【圖3】紅色箭咀);反之比率跌穿1.05倍水平,並掉頭上升至中游位置或更高水平,恒指則多會出現(短暫的)造好(【圖3】綠色箭咀)。
觀乎目前的移動平均比率已明顯跌穿1.05倍的臨界水平,並且開始掉頭回升,這是否意味恒指或會出現短暫造好的情況?當然,值得留意的是,於2008年下半年雷曼爆煲前後,此比率可以大幅向下拋離1.05倍長達半年之久。若然往後歐債危機出現類似爆煲嚴重事項,這比率進一步向下尋底機會不能抹煞。
恒指風險逆轉利率:至於風險逆轉利率方面,在外幣期權買賣範疇中,風險逆轉利率是指相若(到期日和delta)認購(call)與認沽(put)期權引伸波幅(implied volatility)的差(註:引伸波幅愈大,意味期權價格愈高;反之亦然)。
簡言之,風險逆轉利率為正數(或負值收窄),代表認購期權引伸波幅高於認沽期權(或差距收窄),意味投資者相對看好後市(或看淡的情緒略為收歛);反之亦然。
風險逆轉利率與恒指背馳
從一個月(delta 25)恒指風險逆轉利率可見,2007/08年金融海嘯期間,此風險逆轉利率曾於2008年上半年及10月分別急挫至-18%和-35%的水平,惟其後便反覆回升(並與恒指呈背馳走勢),反映期權投資看淡的情緒改善;截至2008年5月及2009年3月為止,逆轉利率輾轉收窄至不足-5%的較高水平,較恒生指數早約2個月和5個月見底(【圖4】);可見當此風險逆轉利率與恒指出現明顯背馳的走勢時,往往對後市的走勢可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。
目前此風險逆轉利率,自今年8月中開始,同樣與恒生指數呈背馳的走勢,這是否意味恒指後市有出現(短暫)回升的機會?不過,須留意的是,目前此逆轉利率已從低位回升至-5%相對較高的水平。
總括而言,從歷年衍生工具交易數據表現可見,往往可對後市走勢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。從窩輪成交額「平均比率」已攀升至逾三成以上較高水平,預示後市隨時會開新一輪上升或下跌浪。
雖然目前20天移動平均恒指期權認購與認沽比率跌至1.05倍以下的臨界水平,而一個月恒指風險逆轉利率,也持續約四個月與恒指出現背馳的走勢,這反映恒生指數或會出現短暫的反彈;然而,目前的市況持續受到外圍局勢,尤其是歐債危機的可能惡化所影響,目前的指標可以出現非常態的表現,例如,恒指期權認沽認購比率可以遠遠跌至1.05倍臨界水平之下;故後市的表現,相信還要配合其他指標一併分析。
牛熊證街貨分布的啟示
最後,坊間相信牛熊證街貨分布,往往可對恒指後市走勢帶來啟示作用;有人認為若然恒指牛、熊證街貨集中於某水平,大市往往先觸及這收回價後才掉頭發展。是耶?非耶?由於沒有足夠數據作較詳細分析,暫不宜妄下判斷。研究部或日後另文作詳細分析。無論如何,本文完結前,刊出恒指牛熊證街貨量及涉及金額的分布供讀者參考(【圖5-6】)。
註:詳見《投資導航》下卷第2.5章〈衍生工具反映風險胃納〉或2011年3月31日「散戶風險胃納低位回升」和2009年8月20日「衍生工具數據 為後市帶來啟示」。
分析員:呂梓毅

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

【am觀察】心繫北京 搵錢香港 ─唐營工商界會自省嗎?

【am觀察】心繫北京 搵錢香港 ─唐營工商界會自省嗎?
(2012年03月27日)
  • 新任特首誕生,香港政治生態勢將有根本的轉變。(資料圖片)
選戰期間,我聽到一個故事。一位退休朋友,素來支持泛民,五區公投、七一示威、六四集會,任何大小民主事務,只要泛民動員,一定出現。今次在唐梁之間(在何俊仁不能當選之前提下),他寧願揀梁振英,因為他覺得梁比較有魄力,他討厭唐英年背後之地產勢力。
 
因此,即使到了投票的最後關頭,唐營的支持者空群而出,連唐英年都要「忽然民主」,甚至大打「反共牌」,挑起香港人的恐共及反共心理,希望扭轉形勢。但基層市民未必如是觀,有支持泛民的人士,雖然反對北京直接管治,但對過往二、三十年,唐營工商界如何與建制派內親中人士,聯手反對香港實行雙普選、增加老人金、提高交通津貼、訂立最低工資、標準或最高工時、職業安全補償金額、工人集體談判權等等,印象深刻,寫也寫不完。像泛民這些訴求,唐營工商界及其支持者過往都高調反對,現在他們忽然希望泛民支持者轉軚支持,難道泛民支持者是失憶的嗎?
同在大角咀,窮人住劏房,舊樓呎價創新高。我有一個九十後朋友,最近要搬去工廈劏房,因為私樓劏房租金實在太高,撐不住了。這與現在的政經體制,過度傾斜地產商有莫大的關係。在這個政經體制,唐營工商界得益最大。新仇舊恨,難免有市民,寧要共產黨,不要地產黨。
話說回來,唐營工商界,過去能夠在香港政經體制予取予攜,其實有「辛苦經營」的一面。
 
過去香港特首造王者
九七年前,他們辛苦經營港英政府,在前途危機前後,借英資經營不善及恐共撤走時,進佔香港各行各業。上世紀八十年代後,經營北京領導層之人脈,利用北京提出的一國兩制,借北京之政治力及影響力,鞏固其在香港之經濟利益。可以說,他們都習慣借北京壓香港,甚至與北京人士合作,建構政治聯盟,形成真正的左右大局。香港特首之造王者,除了北京,就是唐營工商界。過往兩屆,誰人能夠做特首,一定有首富的身影。
唐營工商界心繫北京,借北京需要利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經濟來搵錢及投資,形成一個各取所需的政經體制。工商界無需花太多時間在香港經營政治及民心,亦沒有必要「俾面」香港政府,因為他們有直線聯繫,可以面見中國領導人,在北方指點香港事務。破壞一國兩制的,既有西環的身影,同樣亦有唐營工商界的身影,兩者形影不離。唐營工商界過去與香港的親中建制派一樣有機結合,他們旗下的部分商場及屋邨,對泛民地區議員及人士往往多加阻撓,對建制派其他人士暗中支持,地區人士時有所聞,難道也是巧合嗎?
唐營工商界既然經營北京領導,自然對北京官員以及港府官員,差別對待,態度不同。有朋友說過,有一次特首在北京出席兩會,在香港駐京辦搞的宴會中致辭。台上特首說話,台下出席兩會的香港官商巨賈以至本地親中重量級人士也高談闊論。你有你台上發言,我有我台下言論自由。假如傳言屬實,香港工商界部分高層人士,連基本禮貌也沒有,更遑論要他們尊重香港之平民百姓了。
因為唐營工商界在北京用心經營政治,過往十五年,對香港「造王」(特首)之方式有高度默契,所以才有一個唐英年被造出來。翻開去年九月的剪報,唐營人士氣燄之高,令人側目。當時有唐營支持者說,建制派出現兩名特首候選人,或致中央尷尬以及損害建制派之間的感情,呼籲「不受中央祝福」的候選人應「顧全大局」,改為支持另一人參選。這正正就是反映這班工商界長期以來,壟斷政經權力,權力沖昏頭腦以至目中無人之結果。正是這些論述,激起市民鋤強扶弱之心,轉而支持另一候選人。按這位唐英年支持者的邏輯,上周唐英年理應棄選,對吧?唐英年捱至周日還要硬撐下去,不就是自摑嘴巴嗎?

唐營工商界三條出路
過去十五年,唐營工商界「心繫北京、搵錢香港」,終要付出代價,導致中共直接干預香港事務,撕爛「一國兩制」,後果卻是全民承受。現在,對唐營工商界而言,他們只有三條可選擇的道路:
第一,究竟心繫北京,還是要心繫香港?過往他們借北風壓香港,可謂指點江山。現在,這個北風變了臉,不認人了,他們是否應想想,應該怎樣協助香港建立一個站穩本土的政治體制,方能有力地對抗北風呢?例如說,他們要不要靠一個民主的政治體制,利用香港民意維護本土利益,還是要繼續抗拒及阻礙香港民主發展,死抱功能組別呢?今次有哪幾個工商界捧出來的功能組別及專業界別選委,做了快閃黨,西瓜靠了另一邊?他們也心中有數吧!
第二,究竟誰是敵人、誰是朋友的路線問題。建制的親中人士,相信已不是朋友,但仍需要合作,因為他們手握權力。但是,除了建制之外,還有七百萬的香港市民,他們究竟是朋友、還是敵人?唐營工商界人士,是繼續霸權式地壓搾市民的血汗錢,還是願意與廣大市民同舟共濟?地產黨出錢捐助四川重建,為何對香港市民住劏房的慘況,視若無睹?
第三,究竟要怎樣整合一個新政治聯盟的問題。過去十多年,工商界不是沒有在香港經營一些政治組織。撇開自由黨不談,工商界支持了一些智庫,支持了一大批強力捍衛自由經濟的人士,支持了一大堆專業團體,但過去幾個星期,這批人士到了危急關頭,既沒有站出來幫工商界說話,也沒有協助他們打論述戰,更沒有搞示威遊行抗議。與英美資本家不同,香港部分工商界高層,素來不尊重知識界及從政者,對專業人士呼呼喝喝,現在是不是需要重新搞好統戰工作(不是公關騷或飯局),而是認認真真、誠誠實實、禮賢下士,與各界人士(甚至最激烈反對工商界的人士)建立互信,重新建立政治關係及合作呢?

遊戲規則已悄悄改變
中國黨國權力及資本集團已在眼前。上周賣的兩幅地,中資機構中標,工商界震驚,還有人嘲笑他們買貴貨。但是,香港工商界未必明白,遊戲規則已經悄悄地改變了。難道這些資本集團,一如它們在中國的角色,不需要在香港擔負政治責任麼?假如北京下令,要求這批黨國權力及資本集團肩負政治任務,高價在香港掃地,但卻興建港式經濟適用房,再以中資銀行(工、建、農)做極低之借貸及優惠按揭(不要忘記香港金管局內有中國人民銀行顧問,信貸風險過關不難),大建上車盤令中產安居樂業,香港工商界如何抵擋得了?
梁振英捕捉了社會鋤強扶弱以及反對地產霸權之心理而上位,唐營工商界是時候深刻反省,過去的行為,是為了香港,還是只為私利。在恒指藍籌股之中,除了香港首富只有百分之十五在本港投資外,其他的地產商都有八成以上的投資,放在香港。香港首富早在2001年賣英國「橙」電訊後,已分散投資,即使北京就其政治表態秋後算帳,影響不大。但其他地產商呢,一旦黨國權力及資本集團以打破地產霸權為名,全面進佔香港市場,市民會反對,還是支持?唐營工商界會不會反省,過往的「心繫北京、銀搵香港」的作風呢?我不樂觀,因為一個經常揸「波子」招搖過市的富家子弟,忽然要他改揸「奇瑞QQ」,放下身段,難矣!
撰文:王慧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