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5日星期四

從過去看未來樓市

02/2010
從過去看未來樓市(上) 
(刊載於 經濟一週, 20/02/2010)


農曆新年前樓市持續上升,部分屋苑樓價較2010年初已上升逾一成。在一眾置業人士心中懸而未決的問題,可能是樓價是否已過高?若錯過去年的升浪,現時應否追價入市?

入市的問題,不是簡單片言隻語可以回答。分析樓價是否過高,置業者要考慮樓市週期、經濟週期及自己的生命週期,今期先討論樓市週期。 所謂週期,很多時被借用在經濟,以至股市上。死腦筋一些的人,會研究歷史數據,往往得出經濟、股市、樓市會有「上升n個月、橫行n個月、下跌n個月」的循環。

筆者便聽過樓市「七年循環」理論。1997至2003年樓價跌了六、七年;2003至2009年升市也是持續六、七年,故推論2010年樓價便可能進入下跌浪,進入新週期。

84年起大升浪

本文提及的週期,不是指樓市存在一個固定年期的循環,而是指樓市存在明顯上升/下跌的分野。

在樓市上升週期初段置業,便會比在樓市下跌週期初段,對置業者更有利。

要討論現時樓市處於週期中的具體位置,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歷史。有較詳細數據的香港樓市可追溯至1982年,大致而言,由1984年起、實行聯繫匯率及確定主權回歸後,本地樓市便展開一場大升浪。

實行聯繫匯率前,港元兌美元匯價是浮動的。上世紀80年代初中英開始討論香港前途問題時,一度影響市場信心,港元被拋售。

聯繫匯率的制訂,解除了香港貨幣匯價波動風險,而且定下的聯繫匯率7.8港元兌1美元,較之前的低。

當時對外資而言,以港元計價的物業顯得格外相宜,無形中增加了外資投入香港的吸引力。

中英談判確定50年不變等原則,除在政治上解決了香港前景不明的問題外,亦因中英協議1997年前每年賣地不得多於50公頃,令土地供應長期處於不足狀態。

在幾個利好因素推動下,1984年開始的樓市升浪,雖然經歷幾次調整,如1989年「六四事件」,及90年代中港府調控樓市,限制按揭成數、調整樓花印花稅徵收時間,均只令樓價輕微下調,調整時間亦短。

金融風暴、八萬五惹大跌浪當年「六四」事件只令成交量下跌,樓價下跌約5%至10%,為時約一季;1994至1995年調整時間較長,樓價下調約兩至三成,前後不足兩年,且未有影響升市大方向。

由1984年計升浪維持了13至14年,直至1997年。是年發生兩件大事,扭轉了樓市升勢,一為亞洲金融風暴,亞洲貨幣兌美元貶值;二是回歸後港府推出「八萬五」建屋目標。

兩個新變數皆涉及樓市最基本的因素。「八萬五」建屋目標意味1997年前「每年賣地50公頃」的限制不再存在,而且土地供應會大幅增加。

港元堅守聯繫匯率,但亞洲貨幣普遍貶值,情況便與80年代剛實行聯繫匯率時相反。

以港元計價的香港物業、服務,相對亞洲鄰國變得不便宜,令本地資產吸引力下跌,亦直接導致後來持續數年通縮,進一步減低投資者買樓意欲。

基本因素改變,扭轉了樓市大方向,香港樓市展開跌浪。1997年起的樓市跌浪持續時間之長,在香港史上可謂罕有。直至2002、2003年發生三件事,將樓市大跌勢扭轉。

其一為2002年「孫九招」,正式宣告港府改變土地政策,全面限制土地供應,包括以勾地方式全面取代定期賣地、終止居屋興建。

其二為中央推出「自由行」,及與香港簽訂「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」(CEPA),標誌中央以政策扶助香港經濟;其三為2005年起人民幣展開升浪(見左頁表)。

土地政策影響最大

導致2003年樓市轉向的三個基本因素中,「孫九招」意味土地供應由寬鬆改為收緊;實施「自由行」及CEPA後,亦實在推動香港經濟;至於人民幣升值,意味以港元計價的資產對內地買家而言變得便宜,更吸引內地新一代富豪來港置業。

2003年後樓價逐漸回升,至2008年中金融海嘯發生前,累積升幅已達100%,亦返回1997年高峰期近八成水平。

就在市場一面倒看好之時,2008年美國出現次級按揭問題,雷曼倒閉,幾家金融機構被接管,觸發環球資產價格下跌。

金融海嘯後樓市調整雖然急,但為時不長。樓價下跌約三成,為時半年。在各國救市,特別是美息下調及中央推出40,000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後,本港樓市受惠回升,現時樓價指數已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前高位。

簡單回顧歷史後,讀者可發現在眾多因素中,對樓市影響較小的是政治事件。

而港府政策中以土地政策影響最大。1984、1997及2003年樓市轉向,均與土地政策有關。

相反,90年代港府多項措施壓抑炒風,但土地供應政策沒變,樓價調整幅度相對較小(見上表)。

顯而易見,寬鬆供應的土地政策若遇上經濟衰退,樓市便會出現時間較長、幅度較深的調整。所以房屋政策的改變,可視為風險管理的預警。

讀者或會有疑問,筆者沒有提及2003年的「沙士」。非因筆者疏忽,而是認為「沙士」並非影響樓市的基本因素。

簡單作兩個設想。假如現時港府再推「八萬五」,筆者相信很多業主會急急賣樓;又如果不幸地再來一場「沙士」,筆者則懷疑會有多少業主肯減價賣樓。

「沙士」是一場疫症,一度令港人不敢睇樓,甚至令香港經濟衰退加劇,惟僅此而已。

綜觀「沙士」帶來的衝擊類似「六四事件」或加印花稅,根本沒有改變香港任何基本經濟及社會結構,亦非左右樓市的主要因素。

由2003年計,樓市升浪至今已七年,樓價累升近100%,而七年升市,時間跨度亦接近1997至2003年跌浪。究竟現時樓市是已屆升市末段,抑或仍可節節上升?下期繼續討論。

王建成

宏亞集團營運總裁 



從過去看未來樓市(下) 
(刊載於 經濟一週, 27/02/2010)


上期回顧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樓市幾次升跌浪,目的是透過歷史數據,了解現時樓市究竟處於週期中甚麼位置。

當我們討論樓市週期時,不是表示升七年、跌七年等時間跨度重複的現象,而是提醒置業人士,樓市進入長期上升浪或下跌浪,並會維持一段時間,而每次升跌趨勢轉向,均與基本因素改變有關。

如果置業人士確認基本因素改變後,在升市週期初段入市,自然可減少日後面對樓價暴跌、資不抵債的風險。

1984年開始的樓市升浪,基本因素是被限制的土地供應,以及香港實施聯繫匯率。

1997年回歸後樓市展開跌浪,基本因素是寬鬆的土地供應,以及亞洲金融風暴令港元匯價相對區內其他貨幣高企。

至於2003年開始的升浪,是土地供應由2002年起轉為收緊、中央政策扶助香港經濟,以及更重要的,2005年起人民幣展開有序升值,令香港資產相對便宜,吸引一批內地豪客來港置業。

回顧上世紀80年代至今樓市發展,讀者可以發現一個現象。樓市每次轉勢,週期的出現是因為基本因素改變;或有突如其來的外來衝擊,如亞洲金融風暴及金融海嘯;若非有類似情況,調整幅度一般不會太深。

所謂的基本因素,又以匯率及土地供應影響最大。其他政治因素如1989年「六四事件」、非土地供應的政策如90年代中多項打擊炒風措施,均只會引發調整,而不會引發方向轉變。

由2003年起,樓市上升週期已維持七年。2008年出現的調整屬外來衝擊,市場亦一度認為是基本因素改變,甚至擔心整個金融系統崩潰。

惟在各國推出救市措施後,金融體系已告穩定,可排除整個系統崩潰的風險。

樓價在2008年的調整雖然幅度大,約30%,但為時短,不足兩季。在技術走勢上,2008年跌市並沒有跌穿自2003年以來上升軌。

2009年以後,升浪浪頂已高於2008年浪頂,技術上2008年算是升浪中大形調整,而不是方向有變。

假如讀者認同2008年下半年樓市只是調整,而不是轉向,現時的問題便是經過近七年升市後,升浪還可維持多久?

升浪可維持多久?

筆者沒有水晶球,不知道升浪會持續多久。但歷史告訴我們,在基本因素沒有改變的情況下,樓市方向應不會突變。

以筆者看來,今年基本因素依然偏向正面,引發樓市轉向的可能性亦不高。

相信讀者亦同意今年左右樓市的最大因素,仍然是資金流向。現時流入香港的熱錢,估計多從內地或環球投資者而來。

先看內地熱錢。現時內地經濟仍被看好,人民幣長遠走勢向上,在人民幣兌港元高企的情況下,港元資產對內地投資者而言仍有吸引力,相信北水南流仍會持續。

要留意的是踏入2010年,內地有收緊銀根跡象,不過初步看來步伐仍然溫和,對市場氣氛造成的只是短暫衝擊。

至於遠一點的環球資金,各主要國家現時並未有充分條件退市。筆者大膽估計,在美國需要製造就業的大環境下,奧巴馬政府沒有提前加息的空間。

綜合上述因素,只要熱錢仍眷戀香港,本地按息難以大幅抽升。

樓市另一個重要基本因素,是香港土地政策。土地供應對樓市發展影響最深,由2002年起,港府大致採取緊縮的土地供應。

雖見港府有微調土地供應的跡象,例如近月接連有土地被勾出拍賣,但基本上限制土地供應的高地價政策方向似乎沒有改變的空間。

基本因素方面,尤其是匯率及土地供應似乎將維持現狀,利好樓市;在技術走勢上,2003年開始的樓市升浪上升軌道未被破壞。

「買貴」機會大於「買錯」簡單而言,因為基本因素改變而扭轉是次升浪,觸發下跌週期的機會不高。

然而,各國央行小規模退市、中央開始限制貸款、香港銀行存款百分之百保障計劃年內到期,以至港府擬提高2,000萬元以上豪宅物業印花稅等,均為樓市帶來不穩定因素,個別事件或會觸發樓市出現類似1989或1995年般調整。

此外,現時細價樓成交價開始上升,若樓價上升未能配合一般家庭收入增加,樓價將呈乾升現象。

「80後」置業難,亦會加深社會矛盾,情況會否令港府出手改變土地政策,值得留意。

總括而言,如果香港土地政策沒有大變,樓市年內縱有調整,上升趨勢仍會不變。現時入市,「買貴」的機會是遠大於「買錯」的風險。

王建成

宏亞集團營運總裁 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